张艳:在家门口守护你的眼健康

来源: 星辰在线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日 访问量:4907

在湖南怀化会同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幸福村的村庄,村中一户农家,作为家里主要的劳动力,李春燕已经在模糊的微光世界里,苦苦摸索了32年。“先天性白内障”几个沉重的字,让她不得不选择对命运妥协,困守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里。因为眼疾,她从小就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也丧失了大部分的劳动能力。

身在幸福村,幸福却离她十分遥远。一家四口,仅靠消瘦的丈夫和几头猪、两亩水稻、一亩橘子树勉强生活。更绝望的是,李春燕12岁的女儿和7岁的儿子也先后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眼疾。

这一切,从她遇到“善行湖南·万人眼健康公益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发生改变,而这项公益的发起者正是爱尔眼科集团湖南区的CEO张艳。为了给像李春燕一样的眼疾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改变,张艳一直行走在公益事业的路上,从未停歇

17年准备的行动

12月初,寒风呼啸,长沙爱尔眼科门外早早地有人在排队等候,他们的年龄普遍在六十岁左右,大多患有白内障眼疾。

张艳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门诊前台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白内障是全球第一大致盲眼病,全球有35%的盲症、25%的中重度视力损伤来自未及时治疗的白内障。它是随着人体衰老而出现,只要年纪逐渐增大,眼睛原本透明的晶状体逐渐变得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睛。中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高达90%以上。

(爱尔眼科湖南区CEO,张艳。)

“白内障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病因,而湖南贫困县中很多老百姓患病后根本不知道可以治疗,也不敢治疗。”张艳向星辰全媒体记者解释。

为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15年起,张艳与省扶贫办联合举办“善行湖南·万人眼健康公益行”;与省残联联合举办“万人复明计划”、“眼疾患者残疾预防及康复行动”和“低视力康复行动”,成为“湖南省光明扶贫工程”项目的有益补充。

(联合开展“善行湖南·万人眼健康公益行”行动。)

2015年起,爱尔眼科每年为老年人进行公益支付患者免费的白内障手术10000多例,胬肉手术2000多例,为贫困儿童配镜2000多副,免费培训眼健康知识的人数40万人次,每年投入爱心公益救助费用达1000万元。张艳说起这一组数据的时候,脸上挂着自豪的微笑,那是一种从心底涌上来的自豪,真诚而善良。

(为老人做视力检测。)

这只是湖南区的数据。在湖南的率先推行下,爱尔眼科集团的公益性投入一年比一年大,数据也一年年增长。“一些职业和行业的确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对我来说是这样,看到患者的痛苦,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去帮助他们。”张艳将这个投入,视为一种责任,一种行动。

为了这个行动,张艳已经准备了17年。

找回失去的光明

1993年,在长沙机床厂子弟学校讲台上站了三年的张艳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下海”。之后做过培训、坐过办公室,去过异乡,觉得终是家乡好,一路兜兜转转,直到2002年进入长沙爱尔眼科。在她眼中,这是真正的职业生涯的开始。

张艳颇有感触的说,每天,她看到过患白内障的老人被家属们颤颤巍巍地带来,病情严重地已有几年、十几年,他们大多还有一个共同点:眼疾出现时瞒着孩子,怕添麻烦,觉得挨一挨就过去了。例如宁乡横市镇70多岁的李立江,全家六口人仅靠儿子一人在外赚钱补贴,李立江怕花钱,眼睛有问题,一直不说。

(重获光明的李立江和老伴。)

老人走亲戚、串门子不敢单独出门,因为看不清路,总会不小心摔倒,直到严重到再也“隐瞒”不住,却依然不敢治。

还有些老年人同时患有近视眼、老花眼和白内障,几乎等同于失明。

张艳无法想象黑暗世界中的恐慌,却能十分感受到这些老年患者的局促不安。她是一个感性的女人,平常看一些电视剧都容易被触碰泪点,当这些触动接二连三时,在她成为湖南区负责人后,逐渐坚定了眼科公益扶贫的决心。

(精准扶贫光明行——走进湘西。)

“做得最多的,是让那些‘看病难、看病贵’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知道和相信白内障是可以治疗好的,同时贫困患者在爱尔眼科是可以享受公益救助的。”张艳说。民营医院所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要多,信任很难建立。张艳只好一点点地努力,从长沙开始试点,延伸到衡阳、株洲、常德、邵阳,再遍及湖南14个市州并将医院开到贫困县,让贫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眼科服务。她的脚步走遍了湖南的贫困大县,有时候一天马不停蹄地跑两三个地方,每到一处必走访当地的老百姓,了解他们的眼疾情况,然后把医院建立在他们最需要的地方。

同时,张艳积极争取和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残联、湖南省慈善总会以及湖南各地政府民政部门等开展联合行动,为眼科贫困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扶贫,为他们找回失去的光明。因湖南地广人稀,贫困人口众多,老百姓不方便就医,她将在未来覆盖湖南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直接在家门口守护湖南人的眼健康。

(张艳率领团队在湘西开展医疗精准扶贫,和湘西阿婆亲密合影。)

尽管这中间有诸多挑战,但张艳却觉得这个梦想并非不可行。比起老年患者在黑暗中遭受的磨难,另一些画面让人欣喜,当他们睁开双眼,光明进入时,那灿烂的笑容温暖着张艳的内心,没有任何东西比这一刻更能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意义所在。“我觉得选择一个好的行业,确实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张艳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

守护你的眼健康

幸福感,是张艳定义自己职业生涯最多的一个词。她觉得这也可以作为人生未来的总结,源源不断地给别人送去光明,自己也接踵而至地收获幸福感。

当然,要作总结还为时尚早,但张艳却朝着这一方向不断迈出坚定的步伐。她在多年如一日坚持帮助湖南老百姓找回光明的同时,也将更多目光聚焦在下一代身上。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的目标。而早在2016年,张艳与湖南省教育厅就已经联合开展了第一个“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教育五年合作计划”。

(启动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教育五年计划。张艳<左一>。)

“现在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有逐步从城市扩大到农村的趋势。”张艳向星辰全媒体记者分析了当前的现状。为此,爱尔眼科集团湖南区在全省为所有的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测普查和眼健康教育讲座,还给家长、校长、班主任进行眼健康知识讲座等。

张艳正在计划五年投入1500万元建设“湖南省青少年近视防控工程”,用于改善教室灯光、调整课桌高度、视力表及视力表灯箱进校园、校医培训、学生及家长护眼知识培训讲座等。

在星辰全媒体记者面前,张艳充分展示了她的“女强人”形象,对事业投入得彻底,对自我价值认可亦然。细细观察,她的笑容和眉目中虽然也透露出女性的柔情,但眼角的细缝里却是十几年眼科岁月的风霜和坚定。

(热爱运动的张艳。)

张艳坦言,自己的生活质量较之其他行业要差一些。有次晚上11点处理完事刚回家,一个电话打来马上到医院安排工作。有时候忙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

在爱尔眼科,眼科疾病已经细分了近十个科室,有屈光、视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泪道疾病、角膜与眼表等等,这已经代表眼科健康在爱尔医院,已经推进到全球前沿。张艳想着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张艳曾让员工们去体验当十几分钟盲人,走在盲道上独自摸索。“你会发自内心去感受盲人这种痛苦,也会更加迫切地要把医院做好,防盲治盲,因为老百姓受益了。这是我真正觉得这个职业的崇高感,由内而外,与金钱没有任何关系,也与我的职位没有关系。”

在这份自豪感下,是张艳对未来的梦想:在家门口守护每一位湖南人的眼健康。虽任重道远,却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与张艳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星辰全媒体记者王重浪、通讯员蒋耀明、张艳、星辰全媒体记者边润鹏。